close
旗山老街
旗山舊稱蕃薯寮街,傳說清朝以前旗山並沒有村莊,每天往返此地的行人,可看見一位老太婆在路旁蓋一座茅寮,賣著蕃薯(地瓜),讓過往旅客有充饑及休息歇腳的地方,久而久之就形成村莊,叫做「蕃薯寮」。1920年選擇境內最高的山「旗尾山」命名為「旗山街」,1946年台灣光復後,正式改名「旗山鎮」。
旗山發展相當早,歷經多樣化文化的洗禮,在建築上也呈現多樣化的風貌,以糖廠小火車旗山站為起點,附近的街屋有平埔族與漢人混居的土埆厝茅屋、漢人的閩南式三合院及四合院房舍、全省獨一無二的石拱回廊街屋、富麗堂皇的仿巴洛克街屋,再加上歐洲都鐸式建築風格的旗山火車站、純粹中國式建築的洪厝、豪華的吳家古宅,簡直就是一條建築活標本,串連著世代的情感和風華光彩的年代,縱使繁華景象逐漸遠去,永恆的記憶依然代代相傳。
旗山鎮不大,但是短短幾步路,就有不少古蹟可循。建築很多元,有巴洛克風格、中國式建築等,多樣化風貌很特別。午後到旗山老街走走,巴洛克風情的建築,店家招牌和這老街味道超不搭軋,彷彿時光隧道被扭曲,現代和過去並存在同一空間。
天后宮
天后宮旗山人稱為媽祖廟,是兩殿兩廂房廟宇,190多年來一直是旗山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,正殿供奉的天上聖母媽祖,是由中國大陸來到台灣最古老的五尺八吋軟身媽祖金身,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末期推行皇民化政策,天后宮諸神都被強制收集焚毀,媽祖金身在善男信女全力保護下,依然法相端莊清秀,流露典型的女性優雅氣質,由於香火極為鼎盛,臉部被薰的特別黑,在地方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可想而知,也是旗山地區目前僅存的清代廟宇。
天后宮坐西朝東,於1815年歷經8年興建完成,正殿供奉天上聖母,左祀境主公,右祀註生娘娘,有千里眼、順風耳二護法將軍,座下有山神座騎虎爺,廟貌為富麗宏偉莊嚴的閩南廟宇傳統風貌,色彩裝飾瑰麗繁複,廟內石雕樸實簡雅,石材、雕飾物雅緻絢爛緊密,木材也是唐山福杉,匾額古董瑰寶更是不勝枚舉。
天后宮門口,有兩尊很大的順風耳跟千里眼。看起來似乎歷經不少年月的摧殘,已不復往日風光,據說一直整修中,希望她能漸漸修復,重現其百年歷史價值。
旗山舊火車站
旗山糖廠舊火車廠創建於1911年,停駛也已超過30年,但融合維多利亞式優雅外貌及哥德復古式八角斜頂尖塔的車站,勾勒出縱橫交錯的立體空間,以及候車室三角形山牆,以垂直及水平線條裝飾,配合以對角線及鱗片式組合的屋頂石棉瓦,不僅呈現輕鬆活潑的節奏感,也鮮明的記錄山往日製糖業的盛況,依然是許多人念念不忘的最愛。
老街其中一頭的尾端是旗山舊火車站,外觀很像童話故事會出現的小木屋,難怪導覽上標名是可愛小火車站。舊火車站的整修似乎因為一些問題而停擺,十分殘念。
保存文化古蹟:《旗山老車站的漫長等待》
聖若瑟教堂
1955年道明會玫瑰省會士戴剛德神父於旗山租屋開教。1959年建築落成,稱 「聖若瑟堂」(主保聖人),2003年由國銓營造有限公司(海順營造工程有限公司)進行整修,目前有「救主之母教區傳教修院」在此,也做為培養司鐸及傳教士的場所,有各國修士在此修道。
建築形式仿歐洲許多聖堂的樣式,正立面是高聳的山頭,屋頂上方為耶穌立像,牆上龕有聖人像(左:西班牙聖道明;右:義大利聖方濟),兩側是重複的尖拱高窗,裝飾線條繁複,左右角塔莊嚴對稱,整體給人宏偉的感覺。
看過有人介紹旗山的天主教堂,可是我們找不到,沿著旗山老街走到旗山舊火車站時,才看到有個旗山導覽圖,不過我們還是問了一下路人,才找到這間天主教堂。天主教堂名字叫做「聖若瑟教堂」,屬哥德式建築,我還滿喜歡參觀不同風格的建築物。結果我們走了一段路,我拍完照就閃人了,哈哈~阿信不要張~
附近還有不少古蹟,旗山頭農會、石拱迴廊、武德殿、旗山國小等,以及位在中山公園上的孔廟可以去走走看看喔。
旗山有很多古蹟,但是也有不少急需整修,希望政府能好好正視這問題,規劃保存古蹟的方案和經費,不要讓這些歷史建築消失。
題外話,從「聖若瑟教堂」走回老街,途中經過一家「吳記肉丸」,似乎有點小小騷動,ㄟ~有攝影機ㄟ,心想該不會是食尚玩家吧,果然就看到莎莎坐在門口椅子上,正妹一枚,腿超長的啦,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天氣太熱,臉有點奧嘟嘟。我們一直在掙扎要不要去跟她拍照要簽名,之後開車又故意經過看她還在不在,最後還是沒膽衝上前去,俗辣俗辣~
資料參考:《高雄縣文化觀光網站--旗山鎮》《旗山景點導覽圖》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